速录,打开创业之门
  

 

   12年前,刚刚大学毕业的他雄心勃勃,放弃了“铁饭碗”,开始了创业。

  12年后,他拥有了4家公司和1个中药合作社,担任了两个协会会长。

  他就是南宁市物联网研究会会长、广西速记速录协会会长范俭。

 

  不断尝试 寻找角色定位

  2000年,23岁的范俭大学毕业,初出茅庐的他尽管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,却憧憬着闯出一片天地。  

  在桂林考取公务员后,每天程序化的工作,很快磨灭了范俭的耐心。半年后,他“砸碎”了“铁饭碗”,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助理工作。在那里,善于交际的范俭如鱼得水,颇得上司赏识,积累了人脉和经验。  

  一年半后,范俭便开始规划他的创业路,留意身边的创业项目。一次闲聊中,听朋友无意提起火锅店用的燃料太熏人,不如他们家乡的火锅燃料好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,桂林人冬天喜欢吃火锅,范俭看准火锅燃料有潜在市场。说干就干,他先后考察周边多个省份,几经比较,将目标锁定在固体酒精,并开设了工厂,把固体酒精打造成无烟无味无渣的燃料。范俭凭借产品优良的品质,以及他的推销天赋,市场很快打开了,当年整个城市的火锅燃料供应大部分都由他的工厂生产提供。范俭雇起员工,自己当起了小老板。

  初战告捷,范俭并没有停下脚步。工厂市场稳定之后,范俭又去做保险、通讯销售。他说:“只有不断尝试,你才能进步。”2003年,一家大型通讯公司进驻桂林,他成了第一批员工。凭借自身的沟通技巧和推销方法,他很快脱颖而出,并担任市场部经理。两年里,范俭熟悉并掌握了正规大型企业的销售和运作模式,为之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 

  锁定目标 挑战朝阳产业

  范俭有敏锐的“嗅觉”,也有商人的天赋。

  2005年底,他发现有公司在人才市场招收速录学员。面对这样一个新兴产业,他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,并立刻着手调研,调研结果显示城市每年有很多会议,有潜在的需求市场,而速录人才稀缺,在范俭看来,这是一个供需极大的市场。于是,他买了一台速录机,招了两个速录师当技术顾问,开始了第二次创业。

  速录公司刚刚成立,打开潜在市场却需要费心思。范俭凭借其丰富的销售经验和人脉资源,开始向政府部门、各大酒店展开销售攻势。只要看到酒店门口摆着开会的横幅,他就上前递上名片,询问是否需要速记服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遭遇了无数的冷遇,但他坚持下来了,在他看来,“想创业,就需要放低姿态。”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大半年后,范俭的努力初见成效,业务量逐渐增多,甚至供不应求。为了储备人才,公司开始招收学员开展培训。2008年4月,不满足于桂林小市场的范俭,怀揣梦想和激情来到南宁,成立了南宁速录服务中心。

  初来乍到的他发现,南宁的市场潜力很大,有更多的政府会议和商务会议,却很难打开。范俭再次发挥了他的销售特长,他给每一个政府机关、大型企业和传媒单位写信、寄宣传资料,免费为这些单位做速录培训。通过努力,一些单位对范俭的速录公司及业务从了解到尝试合作,最后与他建立良好业务来往,范俭在南宁的业务开展得蒸蒸日上。

  凭借优良专业技术和优质的服务,范俭的公司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信任。先后承接了第五届至今的中国-东盟博览会、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庆典等大型活动的速录服务。

  有理想的人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。范俭又开始筹划成立广西速录协会。2009年10月,广西速记速录协会成立,迄今已经有广西大学、广西民族大学等15所高校成立了速记速录协会。

 

  完善自我 追求社会价值

  今天的范俭,可以说已有所成就,但他总是凭借对行业的敏感,预测最大的成功率,选择一个小领域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。

  每一项新项目的开展,范俭都会坚持自己的4个检查要点:能否令自己感到愉悦?是否有市场发展前景?是否是积累型的业务?是否对社会有益?尽管范俭涉及多个行业,但是总是在一个阶段只专注一件事情。范俭有一个自己的工作笔记,清楚地列出了年度计划、每月计划和每日计划,每一步都踏踏实实、有条不紊地做着。一项事业不可能一帆顺风,遇到瓶颈时,成功就贵在“坚持”。
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